
郭鎮楊SG2A (14)

大理自古即以"下關風、上關花

所謂下關風是因下關位於埡口,風季時狂風呼嘯穿街掃巷,一出下關,則風煙寥寥,不見稻浪;而其中“上關花”據大理府志記載:和山花樹高六丈,其質似桂,其花白,每朵十二瓣,應十二月,遇潤月則多一瓣,俗以先人遺種,在大理府和山之麓,土人因其地名之。上關賞花至《元朝》至正年間仍有記載,後絕於戰亂,至今已不復存在;蒼山山勢雄偉橫列如屏,南北長四十二公里,上有十九峰、十八溪,山頂積雪嚴夏不化,銀裝素裹燦爛絢目,銀毫插天皓皓暟暟,乃為大理三景“蒼山雪”;洱海清澈如鏡,碧波蕩漾,宜泛舟漫遊,每當皓月當空,蒼山銀峰粼粼閃爍,銀光月色交相輝映,燦爛輝煌,白族漁姑出沒於波光樹影之間,漫步長堤互述心曲,洱海映月,即為大理四景“洱海月”。

資料來源:http://hk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7007011703265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