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19日星期二

南昌市


初二勇班 Iasmin 21號

南昌市,江西省省會。位於江西中部偏北,長江以南,贛江撫河下游,西緊靠九嶺山脈,東北毗臨鄱陽湖,是一個與長江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和閩南三角洲相毗鄰的城市。是京九線上唯一的省會城市。
南昌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。早在五千多年前,就已有人在此生產生活。至三千年前,北至艾溪湖,南至青雲譜,這一弧形地帶形成了古代南昌居民的聚集區。據《禹貢》記載,漢高祖5年(公元前202年),漢將灌嬰駐軍當地,設豫章郡,次年修築「灌城」,城址在今南昌火車站東南約4公里的黃城寺,城周長十里八十四步,稱為「灌嬰城」,開創了南昌的建城歷史。首建「南昌縣」為豫章郡之附廓,並取「昌大南疆」和「南方昌盛」之意,定名「南昌」。隋唐改稱「洪州」,南唐建南都於此,稱「南昌府」。宋稱「隆興府」,元改稱「隆興路」,明初改「豫章道」,後稱「南昌府」,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攻克南昌後,設南昌市。唐朝文人王勃在《滕王閣序》中稱南昌為「物華天寶,人傑地靈」之地,南昌是歷代縣治、郡府、州治所在地,文化昌盛,經濟繁榮。五代十國時期,南唐元宗李璟(李煜之父)曾將南昌定為南唐的都城。皇殿側路就是因其建在皇宮側而得名。古代南昌在青瓷器、紡織品的生產、銅器製造以及金、銀首飾品的生產工藝方面都有很高的聲譽,一度是江南的冶鍊、紡織、造船中心和商業都市。唐代「洪州窯」是當時全國六大名瓷窯之一。宋時期為東南大埠。元時期為全國最重要的「十路」之一。明清時期為南方重要中心城市。1920年代北伐時,蔣中正曾考慮將中華民國首都定都於此。1927年8月1日,周恩來、朱德、賀龍、葉挺、劉伯承等在中共前敵委員會領導下,組織了南昌起義,是為中國共產黨武裝革命的開始。1928年10月,國民政府在此設立南昌行營,南昌一度成為全國軍政中心。1934年,國民政府在南昌發起「重整道德、改變社會風氣」的新生活運動,這是繼五四之後又一影響近現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事件。1986年,南昌被批准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命名的「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」。


江西省周邊均為山地,境內多為丘陵,唯獨贛北一處由於贛江、撫河、信江、鄱江、修水從四方匯聚與此注入鄱陽湖,所以形成了富饒的鄱陽湖平原。南昌市就位於平原中部,贛江之畔,物產豐富,是江西經濟最發達的魚米之鄉。市區西北部有一座孤立的西山山脈——梅嶺,呈西南東北走向,主峰洗藥峰海拔841.1米,是全市的最高點。在全市土地面積構成中,平原佔35.8%,水域佔29.8%,崗地、低丘佔34.4%。


資料來源:

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