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20日星期三

宜昌市







姓名:郭靜宜



號:十六



班別:初二仁



宜昌,中國湖北省第二大城市,位於湖北省西部。宜昌扼長江三峽東口,是長江葛洲壩水電站三峽水電站的所在地,擁有「三峽明珠」、「中國動力心臟」和「世界水電之都」的美譽。是中華鱘的主要棲息地。古稱夷陵。宜昌位於湖北省西部,地處長江中上游結合部,渝鄂湘三省市交匯地,上控巴蜀、下引荊襄,以「三峽門戶」、「川鄂咽喉」著稱,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,歷史悠久,文化燦爛,有2400多年的歷史。春秋戰國時期為楚西塞。西漢初年置縣為縣治,名夷陵縣,因「水至此而夷,山至此而陵」得名。此後,夷陵縣是歷代州、府所在地。至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,置府名宜昌,沿用至今。
宜昌是楚文化和巴文化的發祥地之一,世界歷史文化名人屈原和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王昭君的故鄉。三國時期的夷陵之戰也發生在這裏。
1876年,中英簽訂《煙台條約》,宜昌開放為通商城市。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是處於第二階梯的巫山山脈和第三階梯的江漢平原的交匯處,緊扼四川盆地的東大門,地勢險要,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。宜昌雨量充沛,溫暖濕潤,適宜多種生物生長。境內森林覆蓋率達49%,木材蓄積量240萬立方米,居湖北之首。在五峰後河等地,至今還保存有第四紀冰川期遺留下來的原始森林群落37萬畝多,建有大老嶺、柴埠溪、玉泉寺、龍門河、清江等六個國家森林公園和後河一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,有20多種珍稀動物活躍其中,3000多種高等珍惜植物在那裡生長。尤其是五峰後河560餘畝原始森林中的珙桐等稀有珍貴樹種,是距今1億多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期植物物種的倖存者,被稱為世界植物的「活化石」。此外,宜昌的柑橘、茶葉、香菇、蠶繭等土特產品享譽海內外。改革開放以來,宜昌經濟快速發展,綜合實力日益增強,綜合經濟實力位居湖北省第二位。2007年,全市生產總值達到821億元,全口徑財政收入164億元,工業已初步形成了以水電、載電體、化工、食品醫藥、新型建材等優勢產業為主導的產業格局。宜昌投資環境不斷優化,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已經形成。




http://maps.google.com/maps?hl=zh-TW&tab=wl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