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5月12日星期二

重慶

SG2C(20) 吳孟威

重慶市位于中國西南部、長江上游,地跨東經105°11'-110°11'、北緯28°10' -32°13'之間,東西長470千米,南北寬450千米,總面積8.2萬平方千米, 與湖北、湖南、貴州、四川、陝西等省接壤。重慶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山城,它最突出的特點是地形起伏有致,立體感強。 重慶轄區主要分布在長江沿線,以丘陵、低山為主,平均海拔為400米。地勢從南北兩面向長江河谷傾斜,起伏較大,多呈現“一山一嶺”、“一山一槽二嶺”的形貌。地質多為“喀斯特地貌”構造,因而溶洞、溫泉、峽谷、關隘多。 重慶市區坐落在長江與嘉陵江交匯處,四面環山,江水回繞,城市傍水依山,層疊而上,既以江城著稱,又以山城揚名。然而最具特色的,還要數山城的夜色。憑高眺遠,萬家燈火起伏錯落,銀霞明滅,與兩江粼粼的波光、滿天閃爍的星斗交相輝映,其景奇麗醉人。 重慶位于北半球副熱帶內陸地區,其氣候特征恰如几句俗諺:春早氣溫不穩定,夏長酷熱多伏旱,秋涼綿綿陰雨天,冬暖少雪云霧多。重慶年平均氣溫為18℃。1月份氣溫最低,月平均氣溫為7℃,最低極限氣溫為零下3.8℃。7月至8月份氣溫最高,多在27℃-38℃之間,最高極限氣溫可達43.8℃。因此,重慶與武漢、南京并稱長江流域三大“火爐”。 重慶雨季集中在夏秋,年降雨量為1000-1100毫升。尤以夜雨為多,別有一番情趣,歷代詩人常以“巴山夜雨”為題吟詩填詞。重慶亦有“霧都”之稱。每年秋末至春初多霧,年均霧日為68天。每逢霧日,滿城云纏霧繞,大街小巷縹緲迷離,恍若仙境。重慶還是中國日照最少城市之一,年均日照時1259.5小時。7月至8月份略高,月均日照時230小時。其它月份在150小時以下。重慶三面環山,溝壑縱橫,因此風速較小。但在夏季雷陣雨天氣時,又一反常態,常常伴有大風,風速每秒可達10-27米。 重慶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文化的名城。遠在兩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,這片土地上就出現了人類的生息繁衍活動﹔到新石器時代,已有較稠密的原始村落,分別居住著夷、 濮、苴、奴、賓、共、(rang)、(dan)等八個民族。正是這些最早的重慶居民,創造了重慶最古老的歷史文明。約在三四千年前的夏商周時期,以重慶為中心地帶的大片地區,已形成強大的奴隸制部族聯盟,統稱“巴”。相傳夏禹王分華夏為九州,梁州所屬就有"巴"。在甲骨文中,也有關于"巴方"的記載。郭沫若先生對此有詩贊曰:“巴蜀由來古,殷周已見傳”。從“巴”到“重慶”,名稱屢經歷史的變遷。周慎靚王五年(前316年),秦滅巴國,置巴郡。秦始皇二十六年(前221年)分天下為三十六郡,巴郡為其一。漢朝時候巴郡稱江州。魏晉南北朝時期,先后更名荊州、益州、巴州、楚州。隋文帝開皇元年(581年),以渝水(嘉陵江古稱)繞城,改楚州為渝州。這就是重慶簡稱“渝”的來歷。北宋徽宗崇寧元年(1102年),因渝人趙諗叛誅事,朝廷慮“渝”有“變”之意,改渝州為恭州。孝宗淳熙十六年(1189年),皇子趙接踵于正月封恭王,二月受內禪即帝位,自詡“雙重喜慶”,遂將恭州升格命名為重慶府。重慶得名迄今已八百余年。重慶自秦以來,歷代王朝都在此設置郡、州、路、道、府等行政機構。辛亥革命后,1921年設重慶商埠督辦﹔1929年設市﹔1935年5月5日,國民黨政府頒令,將重慶升格為直轄市。抗日戰爭爆發后,國民黨政府西遷重慶,于1937年11月定重慶為“戰時首都”,1940年再定重慶為“涪都”。連同遠古巴國的建都、元末明玉珍的大夏國建都,重慶在歷史上就有三次成為國都。 游資源構成了集山、水、林、泉、瀑、峽、洞等為一體的壯麗自然景色和熔巴渝文化、民族文化、移民文化、三峽文化、“涪都”文化、都市文化于一爐的濃郁文化色彩。 從夏禹王“三過其門而不入”的涂山舊痕,到國共兩黨眾多名人名事遺址﹔從大寧河千古懸棺真貌,到“上帝折鞭之處”的合川釣魚城古跡﹔從馳名古今的長江三峽,到譽滿天下的大足石刻,組成具有重慶特色的“山城都市風光”、“長江三峽旅游黃金線”和“八大特色旅游區”,共有景點300余處,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0多個。 同時,巴渝古朴獨特的民風民俗引人入勝,多姿多彩的地方文藝令人傾倒。重慶還是川菜主要代表地域之一,“吃”與“游”相得益彰,平添旅游者無限雅興。古老的重慶舊貌尚可辨,新妝更奇妍,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游覽。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